Our Projects
如果有這麼一塊無人淨土
もし大きな無人島があったら
城市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觀察、玩味,從幾何學的角度來看,由一棟棟的建築物構成的「點」,一條條的道路代表的「線」,道路交叉口所代表的「節點」,以及一個個的街區所拼湊成的「面」,這些幾何元素各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設計要素。從另一方面來看,城市是理性的,城市的交通計畫、產業發展計畫是以人口、經濟和物流數據為基礎而產生;但是,城市也是感性的,街區景觀的塑造以及社區營造,是建立在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市民的情感之上。我們可以說,是城市造就了我們,而我們也塑造了她。
對一部分的孩子而言,城市是「台灣」;
對另一部分的孩子而言,城市是「日本」,
城市跟我們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,
那麼「城市」到底是什麼呢?
換個角度觀察......
從河堤往學校看,讓小朋友仔細看看學校的樣子,以及學校周邊有些什麼東西。他們發現,學校有門、窗戶、欄杆、陽台、遮雨棚,孩子們也發現了門口的熊熊招牌和Smiley Rhythm招牌。學校附近的建築有排水管、樓梯,在建築之外,他們也注意到了公車站牌、路燈、行道樹……等,孩子的小眼睛細膩地觀察到很多細節,觀察後再畫下來。就這樣,他們畫筆下的學校,從只是一個方型的建築,變成了一棟有門有窗,門口有招牌,以及其他好多建築細節的微笑音符幼兒園。
透過集體創作去觀察自己沒有發現到的城市角落
大家漸漸發現,城市裡不只有建築,還有許多其他的東西,在大張牛皮紙上畫了簡單的馬路線條,讓孩子自由在紙上創作,路上有些甚麼東西呢?孩子們找一塊喜歡的角落,畫下他們眼中的小世界,有花園、高樓大廈、公園、車子、紅綠燈、行人,馬路就這樣瞬間變的熱鬧起來。
商品架上有十幾種不同的砂紙,摸摸看有什麼不一樣。
從鋸木頭活動到合作
平面vs.立體
善用了學校周邊的環境資源,撿到了許多枯枝落木,正好可以用這些木頭來做些什麼。做木工需要些什麼呢?老師給孩子們看了些木工的影片和繪本,讓孩子對工具有些的了解後一起去採買木工的工具。孩子們在特力屋體驗了許多不同的工具。
木工工具買回來後,大家變成木工師傅,孩子嘗試鋸下一小節木頭,有粗有細,在鋸木頭的過程中,孩子學會了「合作」,他們知道,自己一個人無法完成鋸下木頭,必須有的人負責壓,有的人負責鋸,累了、手痠了就交換,在彼此的合作之下,鋸斷堅硬的木頭。
簡單的平面與立體的概念,孩子試著去比較發現,紙、透明片、照片是平面,積木、紙箱、石頭是立體。孩子們開始畫房子設計圖,在紙上印出立體紙箱,孩子們變身建築設計師,設計自己的建築。完成後在紙箱上開始動手切割出獨一無二的建築物。
T:「為什麼大部分家裡的房子都是水泥蓋的?」
H:「因為水泥可以擋住攻擊。」
K:「水泥蓋的房子可以讓壞人進不來。」
J:「水泥房子風一吹才不會倒。」
看見孩子們對水泥的好奇與興趣,老師帶大家灌水泥,孩子選各種不同的回收容器,把水和水泥砂混在一起攪拌,再倒入容器中。風乾一天後,將容器拆開就完成了!
各種媒材應用
考慮到在人類開始集居以前,並沒有城市,而是一片未開發、擁有自然環境的地,城市,是因為人類的集居,才漸漸形成的,從村莊、城鎮、到城市。所以在將紙箱房子堆成城市前,老師先帶孩子們做出了地形,有山、有河、有綠地。山與河,要放在哪呢?土地上,那土地是什麼顏色呢?
城市是相對於自然的概念,
人類的集居 vs 自然地形
地形與建築都有了,在將建築排列出小城市前,老 師和孩子們介紹了永續發展三大支柱:經濟、環境、社會。在大家蓋好的土地上,放上的植物,造出自然環境,再來人就住進來了,有住家有商店,有學校有警察局,這些位置該如何設置呢?考慮到距離、人口、環境等問題,孩子將建築,放在最適合的位置。
T:那現在我們要將紙箱房子放上這塊地,紙箱房子有人做的是家,有人做商店,現在我們就要分成住宅區就是家的地方,和商店區。為什麼家和商店要分開?商店要開在人多還人少的地方?
S:人多的地方,這樣就會有更多人吃飽。
Y:人多的地方,因為很多人吃的話,大家比較方便吃,老闆也會賺到比較多錢。
A:壽司店要放家裡的附近比較近。
T:那我們先來蓋住宅區,紙箱房子做的是家的可以先把家放上我們城市的這塊土地。
(放完後,全部的房子都擠在一起。)
M:房子距離太近的話,出來的時候會撞到。
T:那我們該怎麼調整?
J:我的房子的門要面對馬路這樣才能走進去。
H:最後我的發電廠要放在離住宅區很遠的地方。
一個城市發展的過程,就是這一塊土地上的人在此生活的軌跡,那是刻苦銘心的,
那是腳踏實地的,那是由許許多多的故事交織而成的。就像真實世界的城市規劃一樣,
微笑音符的孩子們所規劃出的城市,也是經過了無數次的「市民對話」與「共識建立」,
在每一個討論串中,我們看見了孩子們在各種價值觀之間進行意見的拔河,
他們特別重視幾個價值:大即是美、公平等。在城市永續發展的對話中,
我們也清楚的感受到孩子們的邏輯思考能力,
以及他們對於「自己個人」與「社會整體」的認知。
最後,我們發現,
原來這一趟城市探究的旅程,同時也是一趟自我價值的探索之旅。